第6章 低望9河微(4)(1 / 2)

宋青书的历史功底本就一般,什么汤和吴良他一概不认得,但这个来人,他却没法没听过。

他抬起头来,仔细打量眼前之人,生了个宽面圆脸,脸上凹凹凸凸,皆是岁月痕迹,不过三四十来岁,看起来却像五十岁一般,一双小眼,可能是先入为主的观念,宋青书倒觉得那眼中熠熠似有光芒。

这便是那开局一只碗的洪武皇帝朱元璋了。不过此时他还只是明教洪水旗下一个小小统领罢了。

宋青书这才知道他们是明教中人,想到此次下山前,宋远桥曾嘱咐他西边是魔教地盘,峨嵋与华山派早与他们争斗数十年之久,让自己尽量不要和魔教中人扯上干系,可惜那日自己全当耳旁风听了…

“汤兄弟今早酒醒,已向我说明了一切,误会宋少侠,实在抱歉。”

朱元璋倒是彬彬有礼的一躬到地,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。

宋青书也不愿与他们闹僵,遂放了那吴祯。又与朱元璋解释清楚,朱元璋态度极为谦虚,千恩万谢的和那吴祯出去了。宋青书着急赶路,也出了客栈,拔马便走。

谁成想他刚骑到城外,一条绊马索即横在路中,宋青书的马儿闪躲不及,扑通一声栽在地上,他反应倒很快,已运了轻功飞身下马,这时两旁草丛里奔出四个头裹黑巾的骑手,奔至一半时,整齐得从身后拿出几个水袋往天上一扔,水袋散开,水汁四溅。宋青书猜到那水中有毒,不敢去接,见身后有个密林,轻功一运,噌噌几下就奔倒树下,这时那水花滴贱,泼在马儿身上,马儿吃痛,嘶鸣哀嚎,几下即没了声响。

那四个骑手见水袋未能生效,其中一人打了个手势,当即分成两前两后,并排进入林中,林中草木茂盛,他们倒也训练有素,丝毫不受影响,宋青书轻功也是不差,在林内奔行,他们一时亦追不上。眼瞅着前方有颗大树,宋青书绕到其后,运起梯云纵,直上了那树枝之上,几匹马奔过大树,未见人影,绕了一圈,又慢慢绕回。领头之人仿若在查看树下脚印,另一人开口说道:“不好,若要让他跑了,怎么向朱大哥交代?”

宋青书早猜到是他所说的便是朱元璋了,只是没想到此前不过半个时辰,朱元璋还对他满面笑容,彬彬有礼。其实早已布下杀手在此等他了。

那领头骑士朝树上看来,好在枝叶茂盛,宋青书隐与其中,他倒也没瞧见,耳听他说:“无妨,那小子已中我洪水旗‘神水’,这往南路上都是我们兄弟暗哨,他也跑不了。”他说话时,依旧抬脸望着树梢,说到神水时,声音故意提了几分,好似专门说与宋青书听一般。

“何况这西边还有丐帮的兄弟,这人要是跑了,我们就说他丐帮办事不利。”

说完,他领着那几骑,继续向南追了去。

宋青书见他们奔得远了,小心翼翼下得树来,心中有气:自己不过是与汤和报了个名号,就惹来杀身之祸。又想到:吴良吴祯二兄弟妄图深夜杀我,我如此仁义对之,他们居然还在此处设了天罗地网。非致我与死地不可?他们到底是何事不想为人所知,我今日便非要知晓,最好传遍天下,好叫这天下人都知道。

他不敢再向南而行,转头向西偷偷摸去,行不过几百步,便听得有人叫骂:“明教那帮子废物,这等事情也能泄了密,净搅老子好梦。”

宋青书偷偷望去,见是一胖一瘦两人并排而行,他二人各挎了四个小袋子,应为丐帮四袋弟子,

这是他第一次遇见丐帮中人,倒是衣冠齐整,胖的束发,瘦的散发,但没想象中那么邋遢。其实丐帮弟子本就分为污衣与净衣二类,到宋末时,丐帮逐渐壮大,已很少有纯粹的污衣弟子,到得现在元朝,为了方便隐藏,很多弟子平时也都是一副平民打扮,这些他也是后来才知。  这二人一胖一瘦,那胖子边走边抱怨,不停撒口大骂,好似因为宋青书他被临时调用,误了休息时间,心中颇为不爽。

“小甚么声了,我就如此说话,若是那人跑了,咱回去就言说全是那明教饭桶们放跑了人......”那瘦子倒是话少,只在旁“嗯嗯啊啊”的作和。那胖子也不介意,兀自骂个不停。

突然,那胖子“啊吁,啊吁”的嚎了起来,捂着肚子,直奔宋青书这边而来。此事正中宋青书下怀,他正愁没法接近二人,见那胖子从远处跑来,飞快的解了裤子往下一蹲……

“啊......”了一声,那胖子已被他一掌打晕。

瘦子倒有耐心,在旁等了好久,才慢悠悠走来,捂着鼻子,口中的说道:“杨哥你好了没,兄弟们许在一马坡上等急了,你这窜稀的毛病以后可得改了罢。”

他所说一马坡,宋青书倒也知道,不过离此一里地路程,再抬眼看这瘦子身形与他相距不多,心中一动,跳出草丛,那人始料未及,刚看清了他的面容,就被他一指点中咽喉下三寸会厌穴,击晕了过去。

一马坡上,众丐帮弟子在此云集,宋青书在旁见了,也不知该不该过去,他此时已换了那瘦弟子的衣衫,两人体型差不多,不走近的话那群人倒难以分辨。

坡上有个弟子远远的看见了他,喊道:“陶二,你杨哥呢?又窜稀了?”说着,坡上几个弟子纷纷笑了起来,宋青书怕被认出,捂着口鼻,学着那瘦弟子的声音“嗯”了一声,慢慢向坡上走去,人群又迸出一阵哄笑。又有人喊道:“走了走了,不等他了,马上到了时辰,莫要耽误了。”

那瘦弟子本就话少,群人并未起疑,个个转身便走,宋青书不紧不慢的在身后跟着,不多时,群人到了山间一个庙宇,领头的乞丐上前敲门,就听门里有人喝道:“义气平青云,讲理不讲情。”

群人统一在外念到:“不食嗟来食,骨气傲如石。”

这庙才开了一个缝,伸出个人脸来,看向众人:“吴长老到了,好好,快请进。”这才开了门。

宋青书知道这是丐帮切口,越来越感兴趣,想知他们在搞些什么名堂,他们领头姓吴之人,身形消瘦,大概四十岁年纪,手中攥着一根竹片,脚下轻捷,一看就知轻功不差,身上大概有八九个麻袋,当是个大长老之类的人物,他入了门后,径直领着群人走进了一个大厅,在一侧站着,宋青书也就跟着立在身后。

大概过了一炷香的时间,门外进来一队人马,那群人个个身骑骏马,妆容整洁,不是丐帮中人,宋青书偷偷望去,见正是朱元璋那伙明教中人,汤和,吴氏兄弟皆在此,为首的是一个四五十的中年人,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十七八岁,一身青色,锦袍绸缎,手执纸扇的潇洒少年,另有几个不认识的,一行八九人,匆忙入了厅中,进来后也不说话,站在左侧。

两方人好似互相看不起,虽没有动手,但也没有打招呼,站定之后,连正眼也没看对面,一时间场面有些僵持。

不过一会儿,厅外有人唱到“掌棒,掌钵二位龙头到。”宋青书抬头望去,见两个五十岁年纪之人慢慢走向厅中,一个面色和善,一个面向凶恶,但二人都是须发皆白,身上有九个麻袋。旁边群丐皆肃然起敬,站的笔直。对面明教人倒是毫不在乎,看也不看。二位龙头直走向厅中,转过头来,看向明教中人,那面色凶恶之人问道:“贵教阳教主呢?”

“哼,史帮主还未来罢?”

“史帮主为国为民,废寝忘食,此等小事,何劳他老人家大驾。”

“敝教教主亦是日理万机,重多大事当前,怎能分心。”

…………

还未开议,两方人就吵了起来。宋青书在旁边听了一阵,大概弄明白情况,原来这明教丐帮如今都为了反元而奔走,虽然互有隔阂,但朋友的朋友就是敌人,他们还是有得一谈。

今次明教这边推出一个人来,名为“韩山童”,自称是宋徽宗第八世孙,就是那领头四五十岁之人,丐帮亦不肯屈於人下,当然不认这冒牌“皇族”。

“哼,莫要欺我不知,韩统领不过是白莲教出身,那里是什么皇亲贵戚,又是你明教无计可施,从哪里物色的新人选了?”

两方人又吵了许久,那面色和善的掌棒龙头以棍杵地,喝到:“好了,当年我二方所推不是早有人选么?”

“不错,当年敝教阳教主确和贵帮耶律帮主早有明言在先,谁得恭宗幼子,另一方当全力以助,寻回那倚天剑屠龙刀,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。”说话之人是明教洪水旗掌旗使唐洋,他口中恭宗,乃是宋末帝赵昺之兄。宋青书对於历史一窍不通,甚么“韩山童”“白莲教”“宋徽宗”“宋恭宗”当然是从未听过,即便听过也只是听过,无半分了解,一番云里雾里,但听到这几句,才稍明白一些。

总归是推一个够资格的人来当旗子罢了,宋青书心中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