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三章请为藩国(2 / 2)

这般上下看起来,两者区别好像也不大。

‘不,不对,现在出兵的话,若能打开一些局面,甚至如李雄所说的,他愿意为我藩篱,成为大楚属国。

那么有此收获,大楚的声势,必然会瞬间再上一层楼。

就如昔日的大越一样。

虽然核心之土只有五郡,但其它五个藩国,同样也可视作大越之臣。

靠着这套大义名分与朝贡体系,大越同样能维持住扬州霸主的位格与声势。

所以我收降了李雄,哪怕只是作为一个藩国,有同样可以将他和他所建邦国,视为我大楚之臣。

到那时,多了一个藩国和一位先天,楚国国势越发鼎盛,我也能再狠狠收割一波气运。

在这面临丹鼎道威胁的情况下,无疑能帮我提升更多实力,这是最为明显的短期好处。

再有丹鼎道更大威胁下,提前出兵的一些不利,也是可以忽略的。’

念及此处,陆渊终於结束了沉默,抬起头来,看向下方李寿道:“孤可以应允李雄所请,出兵大长和国。但让我大楚发兵,就李雄所提的那点请求,远远不够。

我大楚劳师远征,耗费钱粮,又岂是区区一个岭东之地,能够酬谢的?

此次西征,除了岭东之地外,会川国北部五国之土,大长河国昆海之地,这三处地方我大楚都要了。”

李寿听到这条件,脸色都变了变,语气略有些不好道:“若叫大王这般分法,那我方岂不是只能分得弄栋四国之地?”

弄栋四国之地,听起来似乎有四个国家,疆域不小。可实际上,这片地区加起来,也就两府半的地盘而已。

连三府都不到。

这么点地盘,怎么可能满足李雄的胃口?

真答应了这个条件,那他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了。

只是对於李寿的变色,陆渊却是澹澹说道:“能有四国之地,已经算不错了。弄栋国所辖四国,地方虽然小了点,但勉强也算有三府之地,小半郡地盘了。

此次西征,我大楚乃是主力,出力最多,需要直面大长和国压力。

而李雄手下,不过**万夷兵,还都是人心浮动,不堪战的那种。

说真的。

我看中的是他这位先天宗师,而不是那些乌合之众一样的夷兵。

能给出三府之地,酬谢一位先天宗师出手,这待遇已经算不错了。

当然,你们也可以拒绝,选择自己独自扛着大长和国。

这些孤都无所谓。

大不了到时候等你们败亡了,我再亲自提着雄兵,去找大长和国夺取上面说的地盘。

不过到时候,别说想分得弄栋四国之地了,便是分毫好处,李雄也别想拿到。”

陆渊说到这里,瞄了一眼李寿,轻笑着说道:“孤的条件就摆在这了。要不要让我出手,能不能接受,你回去问问李雄吧。

早点给我回复。

孤王等得起,但李雄那边,呵呵,可不一定能等得起。”

说完,他就闭上双目,摆出了一副送客的模样。

而李寿见此,哪怕知道形势比人强,也不由感到屈辱之意。

好在接受了这些年的打击,以及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,他也被生活磨砺了许多,倒也没说出什么意气之话来。

深吸了一口气,李寿对着陆渊行了一礼:“大王之言,外臣一定带到。若有回复,定立刻送来。今日多有打扰,万分抱歉,惟愿大楚昌盛,国祚万年。”

说罢,他便转头,出了宫殿了。

今日出使,说有收获,但也不算有收获。

说没收获,却也有点收获。

楚国是愿意出兵的,这位年轻的楚王,对於大长和国,也是有着诸多觊觎的。

可正是因为这份觊觎太多,对方的野心太大,竟想要一口气吞下大半个大长和国。

最后愿意留给李雄的,只有区区弄栋四国之地。

这小小两府半的地盘,自家兄长真的能够满足接受吗?

李寿出了宫门,看着头顶烈日,望着那迷幻光晕,心中尽是迷茫。

原本雄踞一郡,称帝西川的他们,怎么就会落到如今这种地步了呢?

兄长明明是先天宗师,世间绝顶,为何又会沦落到今日这种境地?

在西南夷这种穷乡僻壤,被当地土着欺负。跑来这大楚,又被那位隐隐有江南第一将之名的楚王欺负。

什么时候,一位先天宗师,混成了这般模样?

‘难道真是上天不佑我羌族?’

李寿心中发出这般哀叹,然后带着一股凄凉,落寞的返回乌蛮国了。

那边兄长还在等待自己的消息,乌蛮国也被大长和国打的节节败退。

正如陆渊所说。

如果没有楚国帮助,那他们再过数月,可能就真的一分不剩了。

到那时。

楚国能不能如陆渊所说,打下整个大长和国,李寿不清楚。

但他们这些人,要再度变成丧家之犬,逃窜四方,却是能够肯定的。

在输光所有,和屈辱的保留一部分家底之间,这抉择,真真艰难啊。

好在,这个选择轮不到李寿来做,最后的纠结,还要李雄来承担。

人生在世,想要活着,想要活的好,怎么就这么难呢?

……

李寿快马离去了。

在他离去之后,陆渊动作也快了起来。

首先他召集了朝中重臣,跟崔长青说了大长和国那边的变故,然后便将朝政嘱托於他,令他负责在大军西征之后,总管国内政务。

是的。

就如先前对李寿说的。

不管李雄最终会不会接受条件,出兵大长和国,却已经是决定了的。

只不过现如今,迫於丹鼎道的压力和大长和国的局势变化,这个决定要稍加提前,出征日期由明年转为今年下半年,提前个半年罢了。

朝政方面交托给了崔长青。

然后军务上,陆渊也跟蓝彩儿一番详谈,做足了嘱咐之后,便命她以王后身份监国,总管自己离开后的国中防务。

至於孙思文那边的修行,陆渊也已让他收拾行李,北上襄阳去了。

自己出征在外,自然不可能带着孙思文一起。

可这位好友修炼,没人看着也不行。

正好周青与陆渊修的功法,同出一源,师徒俩没什么差别,倒也能帮他看着孙思文。

以周青与好友的关系,也不用担心,对方会不上心。

而且这位弟子突破先天之后,能借着教导孙思文的机会,重新梳理一遍自身所学,应也能帮他尽快稳固境界。

这也算是个两全其美的安排了。

如此这般,做好了诸项安排后,陆渊正式下诏,组建征西行营。

以国丈蓝照云为行营北面招讨使,领着一支禁军两万兵马,屯驻於武陵府,窥视大长和国会川国所领的北部五国之地。

以弟子李良为行营南面招讨使,领着一支禁军两万兵马,屯驻於零陵府,窥视大长和国弄栋国所领的南部四国之地。

至於陆渊,则为中军,领着主力三支禁军六万兵马,屯驻邵阳府,兵锋直指乌蛮国所在的凛冬之地。

神武四年五月,随着征西行营组建,大楚意欲征伐西南夷的消息,顿时不胫而走,轰传四方。

周边各国闻讯,皆是异动频频,各有反应。

而就在这一片波澜之中,先前派去苏国沟通的使者,也终於带着苏国的消息返回。

对於楚国所提方略,那位苏王果真没有拒绝,同意了合纵伐夷的邀请。 上一章 目录书签下一章